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越升!惫┙o側改革由此成為經濟領域的熱點。
由于我國物流業整體上依然是落后企業、創新企業并存,而創新企業的生存空間呈現較為狹窄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供給側改革將加快淘汰落后的占據資源卻不產生良好效益的僵尸企業,將通過兼并重組加快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創新企業的培育;因此,無論對于落后企業還是創新企業,均存在良好的轉型發展機會,物流企業如何才能抓住機遇獲得發展成為現實問題。
首先,抓住創新驅動機遇,加快適應新需求的服務創新。五中全會后,創新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理念,物流企業必須克服率先創新存在風險的恐懼心理,抓住政策鼓勵創新和整個產業落后服務面臨淘汰的機遇,加快創新發展步伐,以優質供給占領市場、引導需求,最終培育我國能與世界先進的經濟發展和產業運行模式接軌的供應鏈物流系統。
其次,順應市場準入放寬,加快破除壟斷的行業整合。國家加快推進行政審批和市場準入改革,必將為物流企業全面進入各個資源整合和運作領域創造條件。我國物流運作具有較為明顯的分運輸方式和分段、分區域分割的特征,使得物流服務供給端整體運作效率不適應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物流企業應積極抓住機遇,在跨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發展、跨區域的網絡化物流服務、跨行業和產業的供應鏈物流市場轉入方面,突破體制約束,加快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切實改善供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第三,抓住管理提升機遇,加快物流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和市場準入僅僅是物流業發展的外在機遇,要真正抓住供給側改革給物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物流企業必須樹立“精致生產”和“百年老店”的精神,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改變傳統物流業發展靠低水平規模擴張的供給側路徑依賴,苦練企業管理提升的內功,把活做細、做精,形成與物流業態創新和服務創新匹配的精細化管理,確立向管理要發展、靠管理優供給、靠管理創持續需求的新供給端推動創新發展的新模式。